作为一个标准的80后,出生在1986年,小时候没有手机,玩的东西可不少。因为在山间农村长大,所以基本上都是一些自然界的馈赠。极少数玩具是来自电子类的。比如大家熟悉的:春天的时候杨柳的树枝很嫩,可以脱去里面的骨干,用外面的一层皮做成:“密儿”,能出来各种音频。
用废旧的书本折叠的“面包”,还有一毛钱一张的剪纸卡片:拉力背洋枪,洋枪打老虎的轮回套餐卡片,以及卡片模式的“军棋”,石头子在地面上画个方格的:“小米大炮”,秋季用玉米杆配合猴皮筋做的:“枪”。日常运动有:“碰拐”,“老和尚受罪”,“猴皮筋”,“踢毽子”,“抓石头子”,“弹玻璃珠”,夏季到树林里:“摸知了虫”,秋季去田间:“捡田秋郎”,冬季到山上追寻野兔子的脚印,捉兔子。很古老的一种游戏:"得窑儿",使用的都是一分钱,两分钱,五分钱的硬皮,这种游戏因为没有那么小额度的硬币,很少有人知道了。